查看文章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资讯 > 邢翠翠获第19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邢翠翠获第19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记者5月4日获悉,潜山县黄铺镇鲍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潜山县绿野畜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邢翠翠,因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领乡亲共同致富今年有幸获得第19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1983年8月12日,邢翠翠出生于上海。由于父母都在311地质队工作,因工作需要,邢翠翠出生后不久,曾随父母在潜山县黄埔镇生活过一段时间。
    2007年,邢翠翠从安徽大学毕业后,在上海LG公司成为一名“女白领”,由于工作稳定,待遇较好,甚是令人称羡。 
    2009年,邢翠翠辞掉在上海的工作,前往距离上海600多公里的潜山县黄铺镇鲍岭村的荒山岗上创业。
    在遭遇父母与村民的不解,同学与男友的相继离去,甚至养兔遭遇失败的情况下,邢翠翠选择了坚守,后在养兔获得成功后,邢翠翠积极创新经营模式,2010年8月起,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由于积极参与农村集体社会事务,2011年邢翠翠被推选为鲍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先后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乡村好青年、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安徽青年五四奖章等奖项,化学教育中心

青春梦想在黄土地飞扬

            ——记“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邢翠翠

    邢翠翠,现任潜山县黄铺镇鲍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潜山县绿野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2007年安徽大学毕业后,邢翠翠在世界500强——LG上海公司工作。如果不是后来发生的变故,今天她应该是一个年薪十几万,工作、生活都很舒适的白领。也许是一种特别的情结吧,她的人生有了根本改变。
    邢翠翠小时候,父母在潜山黄铺地质队工作,跟随父母在潜山长大的她,对这第二故乡有着某种依恋。学习工作期间,每逢假期,邢翠翠都要回到“故乡”看看。怀揣者干一番事业的梦想的她,在这片土地,终于找到了实现自己抱负的舞台。
    2009年,春节刚过,在父母和亲朋好友的一片反对声中,邢翠翠毅然从上海来到潜山县黄铺镇鲍岭村,在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山上,开始了她的创业之路。
     创业之初,啥都不懂。为此邢翠翠找到母校——安徽大学团委。校团委给予了大力支持,帮助她组建了23人的创业团队,并根据当地情况和市场发展形势,制定了饲养肉兔的创业计划。  创业之初,更缺资金。为了节省成本,邢翠翠自己做小工,配合工匠建兔场。七八月的日头特别毒辣,搬砖﹑铲沙﹑和泥﹑提泥﹑挖沟、做水泥条……她什么都干。为了少买新砖,她从旧墙上拆砖来用。为了少花钱,她就自己放树刮皮、锯板子、钉兔子产箱,还做篾匠钉兔床板。创业的艰难和条件的恶劣,让同来的队友们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最后只剩下邢翠翠和没有建好的厂房,但她没有放弃,仍然咬牙坚守。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10月兔场终于基本建成,并首次饲养了800只肉兔。可年底肉兔即将出栏时,由于感染了瘟疫,兔子发生大量死亡,前期靠父母卖房子投入的14万元几乎损失殆尽。就在邢翠翠创业最困难、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政府及时安排她10万元财政贴息贷款,父亲提前办了内退,从上海来到潜山和她一起创业。
     在社会方方面面和父母的支持帮助下,邢翠翠终于度过难关,兔场开始慢慢走上正轨,养殖规模也逐步扩大。2010年,兔场先后饲养3批兔种。2012年10月,建成标准厂房并投入使用,还聘请了专业人员研发兔肉的熟食加工技术,通过代理商,打开了市场。2013年12月,又租下100多亩荒山,将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2014年,兔场有员工10多人,饲养肉兔4000多只,产值240多万元,纯收入40多万元,还先后辐射带动省内外618户青年、农民、大学生走上了创业致富路,人均增收2200元 。
    为了回报乡亲们的支持帮助,2014年邢翠翠牵头成立了潜山县绿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为农户提供兔种、养殖技术、牧草种子和饲料、疫苗等,并负责回收商品兔,带动了周围农民走上创业致富路。 邢翠翠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肯定。2011年,她被推选为鲍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12年,荣获“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光荣称号,受到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2014年,荣获“全国乡村好青年”荣誉称号,受到汪洋副总理的亲切接见。(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