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文章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资讯 > 潜山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动员会
潜山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动员会暨培训会召开

    9月4日,潜山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动员会暨培训会召开。县领导涂高生、汪宗武参加此次会议。
    本次普查的范围是我县境内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各类国有单位法人所收藏保管的可移动文物。包括普查前已经认定和普查中新认定的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文物包括:1949年(含)以前,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历史上各时代重要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1949年后,由博物馆、纪念馆收藏登记的藏品;列入国家文物局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的鉴定标准范围的作品。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
    普查登录的主要内容是:文物名称、类别、级别、年代、质地、外形尺寸、质量、完残程度、包含数量、来源方式、入藏时间、藏品编号、收藏单位名称等14项基本指标项,11类附录信息、照片影像资料以及收藏单位主要情况,通信设备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从2012年10月开始,2016年12月结束。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3年12月31日。普查分为工作准备、普查实施和验收汇总三个阶段。2013年7月至2013年10月为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发布规范和标准,组织培训。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开展文物普查认定和信息数据登录。普查数据资料采集、建档、整理、报送、审核、登录方式进行。2016年1月至12月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进行普查资料的整理、汇总、数据库建设和发布普查成果。
    普查按照全国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标准,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国有单位全面参加的方式实施。实施统一平台、联网直报、一次入库、分级审核、动态管理。普查工作规范和技术标准统一制定,实行标准化管理。(来源:潜山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