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文章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资讯 > 天柱山成功申报与建设世界地质公园纪实
天柱山成功申报与建设世界地质公园纪实

圆 梦 奥 斯 陆

——天柱山成功申报与建设世界地质公园纪实

郑炎贵

                                                            

917的挪威秋夜,首都奥斯陆向南一百多公里的卫星小城朗厄松,科勒第宾馆内参加第十届欧洲世界地质公园大会的嘉宾云集一堂,来自5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250多名代表,一齐把目光投向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新成员名单发布会。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下的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是继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之后的又一全球性组织,在人类日益觉醒与自然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今天备受青睐与追捧。

主持人麦基弗代表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依次揭晓申报审批的结果。

在全场屏住呼吸倾听的期待中终于听到了第四个庄重的宣布:“中国天柱山荣膺世界地质公园”!

安徽省国土厅副厅长俞凤翔、天柱山管委会负责人夏吉侃等一行人热血沸腾,健步登上主席台,神圣地接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颁发的证书!各国朋友为亚洲第一个出场的新成员鼓掌欢呼!

此次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共接受15家申报,而大会宣布的结果仅有9家获准,淘汰率之高创历年来之最!

古岳天柱山终于又添彩增辉,幸福家园更加绽放美丽。始终关注、闻讯“太高兴了”的安徽省省长王三运、副省长花建慧、安庆市委书记朱渎稳、市长肖超英相继发来祝贺短信,要求“乘势而上,让天柱山走向全国全世界”!天柱山人为圆了前后长达15年的走向世界之梦而彻夜不眠!

视野在发现深化中拓展

改革开放之后,天柱山即成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与全国文明森林公园。一个偶然实必然的机会揭开了这座历史名山的神秘面纱。

1996年春,安徽地质协会柏林等一批科技工作者来到天柱山,带来了“旅游地学”这一拓荒般的新观念。

地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是自然科学六大基础科学之一,酸菜鱼。把旅游学与地球科学结合起来的旅游地学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地质界与旅游界一批专家的创举!通过对地球地质资源的研究与认知,形成科学保护的自觉理念,再加以科学利用,发展旅游业,促进地方经济进步,这既契合了国际上日益兴起的环保价值观,也适应了中国加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

天柱山人开始接受这一新思维。199710月成功承办了第12届全国旅游地学年会,会长陈安泽先生携手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学者齐聚天柱山风景名胜区,慧眼识珠,共琢璞玉,使天柱山人不仅知其然,又开始知其所以然:

20亿年前,包括天柱山在内的整个大别山地区一片汪洋大海,由于大别运动使这一地区褶皱隆起,发生断裂变质改造,形成古老大陆地体;7.8亿年前形成大量花岗质片麻岩原岩;在距今1.3亿年的白恶纪早期,即燕山期,该区强烈构造运动引起地壳深部的岩浆活动并底辟上升侵位,通过缓慢冷却结晶而形成花岗岩,其上覆盖着古老的变质岩。后来经过新生代郯庐断裂带活动影响与风化剥蚀作用,天柱山才得以揭去盖头,以今天如此壮观的地貌景观展现于世人面前。

就在这次年会之后不久,北京传来重要信息,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倾向在中国试点国家地质公园,为亚太地区推广世界地质公园作准备;建议天柱山率先申报。遗憾的是由于识见的不统一,天柱山人竟与这一重大机遇失之交臂!相反,河南云台山通过申报首批国家乃至世界地质公园获得成功,神话般地争得名气,凝聚人气,赢得财气,短短几年就由原不见经传的角色一跃成为“云台奇迹”的创造者!

兄弟景区跨越进步、良性发展的事实,深深刺激了也启迪了天柱山人。历史终于出现转机:2004年,潜山县委、县政府、天柱山管委会新的领导班子集体拍板,正式申报国家地质公园,诚请安徽地质协会予以技术支持。

20058月,在由国土部组织的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评审会上,天柱山从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53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名列第四的高分成绩;200711月,天柱山国家地质公园举行盛大的开园仪式,以科旅联姻的新貌迎接八方来宾。

在与科学家零距离接触中,天柱山人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公园自身所具备的跻身世界地质公园的独特天赋与实力:

——神奇地带,举世无双。与全球已发现的22条含柯石英、金刚石和其他超高压矿物的变质带相比较,目前国际公认这里是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剥露最深、出露最好、超高压矿物和岩石组合最丰富的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重要地段。近十年来,入园区考察的各国地质学家络绎不绝,已诞生SCI论文一千多篇,走出了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超高压变质带记录了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碰撞造山及折返的历史全过程,成为在大陆动力学研究中最富有挑战性且持续20多年迄今依然闪亮的科学探索命题!除了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之外,天柱山是世界上第三个科学亮点之山!

——花岗奇观,东方之最。园区花岗岩峰林与峰丛地貌中,尤以崩塌形成的叠石峰谷与洞穴景观最为典型独特,象形石随处可见,千姿百态;洞窟群神秘多变,曲径幽深,已被中国地学界冠名为“天柱山型”而成为此类景观的杰出代表;

——资源多元,交相辉映。距今6500多年的古新世哺乳动物化石被发现于此;距今5000多年的薛家岗独树一帜的原始文化古遗址出土于斯;生态多样性的山水田园演奏着天人和谐的乐章。

众多亮点无不折射出天柱山独步世界的珍稀性典型性美学性

“眼界无穷世界宽”。领导看得远了,群众支持申报与建设世界地质公园的底气也就足了。

一个立志为安庆市夺得第一顶、为安徽省夺得第二顶世界级名山桂冠的梦想渐渐在天柱山人坚定前行的步伐中升起希望曙光!

才智因成就大业而集约

为了寻求在全球范围内的平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中国每年推荐的世界地质公园名额从2007年起减为2名。

2009年后发申世的天柱山就这样被推到较前更为激烈的竞争当中。

“瞄准一流目标,并用两手战略,软件硬件一起上,申世五A一起创!”——天柱山管委会总指挥夏吉侃颁布动员令。

由于所在地潜山县为大别山贫困县之一,暂时没条件象别的公园那样打造自己的博士团队,人才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视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以世界性的眼光,以超越历史的志向,用人不循常格,求智不拘内外。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老乡情缘化助力,曾经在天柱山地区的311地质队工作多年,现供职于安徽省地调院的教授级高工吴维平同志乐意担当科学顾问。由于他的倾情介入与牵线,人才济济的安徽省地调院成为天柱山申世的技术依托单位。

“建设世界地质公园,保护人类家园,为天柱山打造前所未有的国际品牌,为今后的发展创造历史性的跨越与突破”。——这是天柱山管委会负责人夏吉侃同笔者说得最多的话题。崇高的价值观与使命感产生出巨大的凝聚力量,笔者此时恰逢年满花甲,从县人大副主任岗位退下,正好为申世来了个全身心转移,担当起一个“军师”与“总参”的角色,与一批中青年骨干分子一起组成了基本的工作班底。

利用旅游总公司自主权限,先后向社会公开招聘了一批硕士与学士队伍,包括外语、导游、规划、管理、营销等急需人才。

然而高端人才还是招不来,怎么办?

走出去,借势借智,为我所用,实施补才之策。

利用多年多方联络的人脉资源,先后取得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安庆师范学院、安徽省地调院、安徽省第一地质水文勘测院等众多科研单位与大专院校的高端人才支持。

为了提升天柱山景观美的展示水平,安徽省建设厅领导同志亲自推荐来业界最负盛名的黄山设计施工队伍。而今,一条翻青龙背、走游龙峡、下潜龙窟的新游线与主峰游线珠联璧合,大大强化了登天柱如登天的神奇之感!

200910月国土部门下达了同意天柱山单独申世的通知,此时离上交申世材料的最后期限——2010年元旦已不足三个月的时间。工期紧,任务急,天柱山管委会领导一班人靠前指挥,提出以“天柱精神”去追求“天柱速度”:要象群峰拱围天柱主峰那样团结协作,象擎天一柱顶天立地那样坚忍不拔,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宁掉几斤肉,也决不可再失申世良机!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在2010年元月8日国土部组织的国内专家评审会上,天柱山获得名列第一的高分,一举通过并被列为中国2011年度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单位。

接下来,申世工作便进入了整合资源、山城一体、全县动员、全力迎接联合国专家考察验收的新阶段。由于2011年度中国大陆仅此一家,故成功与否,不仅事关安徽省,还关系到国家形象!同时,也将对天柱山在拥有600万人口的皖西南安庆一方旅游经济中的龙头牵动作用直接发生重大影响!国土部、安徽省及安庆市相关领导亲自过问,省国土厅派员现场指导督办;潜山县委、县政府统筹部署,天柱山管委会主抓落实。按照世界地质公园执行局颁布的A表要求分5大方面222个子项,逐一将任务分解到部门单位,责任到人,向着“硬件得满分,软件求加分”的目标奋力拼搏:

三条科考与科普线路如期建设到位,各种中英文或多种文字对应的标牌体现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魅力;

以声光电为介体、以参与互动为目的地质博物馆展示着公园特有的科学内涵与价值;

投巨资改造的炼丹湖工程如期竣工,挽住万顷碧波的拦湖大坝如长虹卧波;与周围山色相融的翡翠楼依偎在岸,尽现近水楼台的优雅与不俗;

各种文字材料与电子文本总量达上千万字,凝聚着申世团队的集体智慧与心血……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720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执行局委派马来西亚专家易卜拉西姆·库莫与德国专家克劳迪亚·埃克哈特来天柱山进行全面考察评估,最终给出了非常令人振奋的评价:“天柱山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应具备的所有元素,有非常、非常美丽的景观以及为游客不仅能看到而且能触摸到景观所建造的设施!”多次来过中国的库先生激动地说:“天柱山是我在中国考察过的一座很神奇的地质公园”,“(有些方面)可以说比黄山更好!”

参与在共建共享中和谐

 把地质遗迹、生态遗迹和文化遗产同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相结合,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世界地质公园建设的这一伞形框架理念,其实早就在天柱山公园建设过程中有所体现。

讲生态伦理,想民生大计,求天人和谐!公园制作了多种宣传品,通过多种媒介,向老百姓讲天柱山地质遗迹保护的重大意义,讲身边那些包含着数亿年前信息的经典露头岩石背后的故事……,科普教育起到了正本清源的效果,源清则流清,依法执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政令就得心应手。公园413.14km2范围内自然景观、各类地质遗迹和历史文化遗存共划分出四个级别的保护区及外围保护带,实行分级保护,科学管理;组建了综合执法大队,居民就近受聘,实行专人维护。公园沿线采石场关闭了,沿河的采砂船消失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观念被赋予新的科学发展内涵,潜山县人民政府把建设好公园,坚持旅游兴县纳入了全县经济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天柱山管委会吸纳民意,科学编制规划,吸引广大居民参与保护建设工程,发展地质旅游,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近年来,通过政府补助方式对社区居民进行从业技能培训,鼓励社区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兴办民营旅游企业;2010年元月,县政府成立六大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从政策、资金、技术上扶持茶叶、瓜蒌、油茶、蚕茧等农副产品与旅游工艺品开发。天柱山镇与水吼镇利用公园交通要道的区位便利,大力发展融健身、探险、娱乐、购物、食宿于一体的农家乐百余家;公园内茶庄村人口3027人,直接从事旅游业的就有1000多人, 2010年人均收入达5500元;天柱山地质公园内居民16万人口中,已有5.1万人走上了旅游业的相关岗位。

正是七月流火的日子,在天柱山海拔1100米的炼丹湖畔,翡翠楼上,天柱山茶道表演令人如痴如醉,婷婷女子,纤纤玉手,在悠扬乐曲声中,把弄出清香沁人的道道茶艺。德国专家克劳迪亚说:“象这样一个主题能把地质、自然和文化联系起来,向游客展示表演,正是地质公园综合理念的一个最好示范!”“农民参与到地质公园发展中,有利于协调地质公园和农民之间更加密切的关系。”

由衷的评价来自专家实地考察,进而才有了天柱山人圆梦奥斯陆的不眠之夜!当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借欧洲大会之机,发布“天柱山荣膺世界地质公园”的特大喜讯时,笔者当即与家乡记者连线传递,天柱山沸腾在欢乐的海洋之中。

“有磨成好事,无曲不文星”,15年的心仪,8年的奋斗,比拼靠眼力,竞争需实力,成功靠人力!

发现,保护,发展,共享!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不断演奏天柱山自然与人文、地质与旅游、经济与民生共荣的新乐章!(2011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