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文章 |
刘源,字叔清,宋末抗元义士,潜山县人。
咸淳元年(1265年),刘源奉地方将领之命,组织义军,联络山寨,抵御元兵南侵。刘源按农事特点管理义军,春则放归耕种,冬则聚合整训,亦农亦兵,井然有序,保障乡民安居达十年之久。
德祐元年(1275年),宋安庆知府范文虎降元,引起军民极大愤恨。1277年,刘源在天柱山倡议起兵,扎营结寨,从谷口到西关,五里一营,十里一堡,兵马往来,不绝于道。他与宋安抚史张德兴等联络,屡败元兵,保护了十多万群众免遭蹂躏。后因叛徒出卖,致使山寨被攻破,刘源血染沙场。
刘源死后,元兵割其首级“函送报功”,乡民们为寄托哀思,用檀木配制假头,安葬在百花崖下,修墓立碑,水泥制品。明宣德七年(1432年),追封刘源为“护地大王”,并建庙宇。成化三年(1467年),迁庙于刘源的故里彭家岭,改称“大王庙”。 (原载安庆晚报)